阵型演变过程

浏览次数:1524次

比赛阵型是指在比赛中队员的位置排列,是本队攻守力量搭配和职责分工的形式。

比赛阵型的选择要根据本队队员的特点和参赛队的特点来决定。阵型是比赛战术的一个组成部分。要使每个场上队员在明确基本位置和主要职责的前提下,充分发挥个人的智慧和全队的攻守特点,运用比赛阵型以达到克敌制胜的目的。

现代足球的比赛阵型是伴随着足球运动的发展而发展的。规则的变化,技术、战术、身体素质诸因素水平的不断提高,促进了阵型的演变和发展。阵型的演变可归纳为以下几个阶段。

(一)第一阶段(1863-1930年)

现代足球诞生时的规则规定:凡进攻队员在球的前面就是越位。当时的技术水平低,进攻手段是向前踢球后进行冲击或向前带。为此,设1名防守队员就可抵挡9名进攻队员,即九锋一卫阵型。随着技术的提高,越位规则的修改有利于进攻和进球,增加防守队员势在必行,相继出现三卫七锋阵型和囚卫六锋阵型。攻多守少是这些阵型的共同特点。直到在英同诞生攻守人数排列基本平衡的塔式阵型,才改变了攻多守少的状况(图1)。塔式阵型在足坛流行了40余年,积极地推动了足球运动的发展。纵观这一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足球发展,显示出当时的足球水平较低,技术较粗糙,发展较慢。

图1

(二)第二阶段(1930-1970年)

这是现代足球水平提高较快的阶段。阵型变化频繁,发展较快,攻守矛盾尖锐,变革深刻,对世界足球发展影响较大。

1.WM阵型

1925年同际足联再次修改越位规则,将越位的概念由进攻队员与对方球门线间对方队员不足3人改为不足2人,虽改一字,但对促进足球运动的发展作用很大。1930年英同人契甫曼创造了在足球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的WM阵型(图2),其显著特点是攻守人数排列平衡。它对英同人在20世纪50年代前统治世界足坛起了重要作用。

 

图2

2.四前锋阵型、4-2-4阵型、4-3-3阵型

(1)四前锋阵型。

20世纪50年代初,匈牙利首创四前锋阵型(图3)。这是一个倡导进攻的阵型,它以技术精湛、配合流畅、进攻犀利、打法新颖而一举成名。1953年和1954年匈牙利队以6:3和7:1的成绩大胜英同队,1954年又获第五届世界杯亚军,一时囚前锋阵型风靡世界。这种敢于进攻和创新的精神为足坛树立了榜样,被誉为足球的第一次重大变革。

图3

(2)4-2-4阵型与4-3-3阵型。

1958年巴西队在瑞典举办的第六届世界杯赛上运用4-2-4阵型一举夺魁(图4)。4-2-4阵型也是一个以攻为主、攻守平衡的阵型,攻守转换快而阪畅,由于边锋和边后卫协助控制中场而有利于夺取比赛主动权。4-2-4阵型曾在世界足坛广为流行,被誉为足球的第二次重大变革。1962年第七届世界杯赛上,巴西队在4-2-4阵型的基础上推出4-3-3阵型(图5),创造性地灵活运用扎加洛攻时任左边锋、守时任左前卫的踢法,既加强了进攻,又增强了中场的防守。巴西队蝉联了世界杯赛冠军。

图4 

 

图5

3.4-4-2阵型等诸多防守阵型

由于进攻型足球的胜利和卓越的个人技术所产生的威慑力,迫使各同的球队不得不加强防守以遏制进攻。为此,整个20世纪60年代,诸如清道夫中卫、锁链式、混凝土等密集防守阵型应运而生,致使世界足坛攻守矛盾日益加剧。1966年英同队在第八届世界杯赛上采用加强防守的4-4-2阵型(图6)一举登上世界杯冠军宝座。

图6

直到第九届世界杯赛,巴西队以“崇尚进攻”的传统打法改变了上述种种旨在加强防守的消极踢法,第二次获世界杯冠军,使减少了的进球数又回升至平均每场为3个球。这是以巴西队为代表的进攻型足球的胜利。

(三)第三阶段(1970年至今)

这是现代足球发展最快、变革最深刻的阶段。它标志着足球机械分工的结束,进入了全面化与多职能的足球时代。这一阶段的阵型繁多,但万变不离其宗,都是围绕着全攻全守的主线在变化,并向纵深发展。

1.1-3-3-3阵型

1974年第十届世界杯赛上,以荷兰与联邦德国为代表,首创了崭新的全攻全守踢法1-3-3-3阵型(图7)。这种踢法要求运动员能攻善守,首先是本位置的专家,其次是其他位置的能手。队员的活动范围大,职能增多,不仅对运动员的个人技术、战术意识和身体素质提出了全面化的要求,而且对全队的整体攻防一体化要求更高。这被誉为足球的第二次重大变革。

图7

2.3-5-2阵型与5-3-2阵型等其他阵型

(1)3-5-2阵型与5-3-2阵型。

这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在欧洲锦标赛和第十二届世界杯赛上的阵型。实践证明:夺取中场优势是获得比赛主动权的关键,用4名后卫对付普遍采用2名前锋打法的战术是人力的浪费。进攻时,边后卫进入中场以夺取中场优势和主动,并伺机插上进攻;防守时,在中场阻击和瓦解对方的进攻,对方进攻向两边纵深推进时,边后卫势必后撤防守。此时,3-5-2阵型变成5-3-2阵型或4-4-2阵型。因此,3-5-2阵型与5-3-2阵型实际上是根据攻守的需要,队员在场上位置布局的变化。

(2)其他几种阵型。

全攻全守的踢法所采用的阵型很多。凡有利于发挥个人特长和集体力量、符合主客观实际的战术,无论采用什么阵型都可打出全攻全守,都能取得实效和成功。

1982年第十二届世界杯赛上意大利队采用了4-3-3阵型,并运用“稳同防守,快速反击”全攻全守打法获得冠军。这一阵型符合意队防守好和攻击力强的前锋等特点。巴西队在学习欧洲整体攻防的基础上,克服自身重攻轻守的缺点,制定了符合现代足球发展趋势和本队实际的“稳同防守,力控中场,加强进攻”的攻守兼备打法。他们充分发挥几名技术精湛的世界级球星的作用,在1994年第十五届世界杯赛上夺回失去24年之久的世界杯冠军。他们采用的是4-2-4阵型。

在1998年第十六届世界杯赛上,尽管各队采用的阵型不同,但有两个共同特点:一个是各队越来越重视学习南美讲究技术的优势,将技术、战术和身体素质融为一体,将南美风格和欧洲风格融为一体。另一个是采用积极主动的逼迫式防守,进攻一旦失败,靠近球的队员即展开追、封、抢、围和积极主动、拼抢凶狠的防守,把防守的第一线建立在前场和中场,把进攻扼杀在发动和组织阶段,减轻后场的压力,将攻与守融为一体。同时在中后场积极布防,占据有利位置,进行协同防守。一旦在前中场抢截成功,立即发动进攻。这种进攻的威胁和成功率远高于从后场发动的进攻,这种踢法对全队在技术上、整体攻防上,特别是在体能上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。

综上所述,100多年的足球运动发展史也是阵型演变的发展史。发展的基本规律是:攻守矛盾的斗争是阵型演变和发展的动力,队员竞技能力的不断提高是阵型演变和发展的基础,制定符合实际的战术是阵型变革成功的重要条件,规则的不断修改也是推动阵型演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。